北周的拼音、解释、组词

北周的简介:

běi zhōu
北朝之一,公元557-581,鲜卑人宇文觉所建。参看〖南北朝〗。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朝代名。(西元557~581)北朝诸朝之一。鲜卑族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废西魏主自立,国号周,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史称为「北周」。至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传至静帝为杨坚所篡,共历五帝、二十五年。也称为「后周」。

北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属于北朝之一。北周是公元557年至618年间存在的政权,其建立者宇文泰在557年废除了西魏皇帝,并自立为帝,称建德元年。北周末期,杨坚通过一系列政变和军事行动掌控了权力,最终于618年建立了隋朝。

详细解释

  • 名称由来北周的“北”字意味着它是与南朝(东魏、西魏)相对立的北方政权。
  • 建立者:宇文泰是北周的实际创始人和早期统治者,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并稳固政权基础。
  • 历史贡献:在宇文泰及其子宇文护领导下,北周通过科举选拔人才、军事扩张以及文化教育的重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举措为后来的隋朝乃至唐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衰亡原因:随着杨坚等人的崛起,尤其是通过政变和战争逐渐削弱了北周的力量,最终在618年被推翻。

造句

  1. 北周时期的律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这位历史学者正在研究北周时期的政治变革。
  3. 北周的鼎盛时期,长安城是全国的文化和经济中心之一。
  4. 北周通过科举选拔官员的方式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性的提高。
  5. 西域诸国在北周的支持下加强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分词解释

běi,bèi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

zhōu

1 圈子,环绕:~围。~天。~转(zhuǎn )。~匝(①环绕;②周到)。2 普遍、全面:~身。~延。~全。~游。3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岁。~年。~期。~星(十二年)。上~。4 完备:~到。~密。~详。~正(端正)。~折(事情进行不顺利)。5 给,接济:~济。6 中国朝代名:西~。东~。北~。后~。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