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的拼音、解释、组词
河洛的简介:
hé luò
1.亦作"河雒"。 2.黄河与洛水的并称。 3.指黄河与洛水两水之间的地区。 4.指洛阳。 5.指洛水。 6.河图洛书的简称。 7.亦作"河落"。即饸饹。
1.亦作"河雒"。 2.黄河与洛水的并称。 3.指黄河与洛水两水之间的地区。 4.指洛阳。 5.指洛水。 6.河图洛书的简称。 7.亦作"河落"。即饸饹。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黄河、洛水的合称。又指两河的流域。【例】河洛是我国农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 指河图、洛书。相传龙马负图出于黄河,伏羲氏据以演画八卦,称为「河图」。又相传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九组不同点数组成的图画,夏禹排列其次第而成治理天下的九种大法。二者合起来简称为「河洛」。【例】古时相传河洛出现,就是圣王治世的祥瑞征兆。 △河图洛书
1. 黄河、洛水的合称。又指两河的流域。《文选.班昭.东征赋》:「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唐.杜甫〈后出塞〉诗:「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2. 河图洛书的简称。参见「河图洛书」条。《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序》:「至乃河洛之文,龟龙之图。」《文选.左思.魏都赋》:「河洛开奥,符命用出。」
《河洛》,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但它通常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或特定历史背景相关联。从字面上看,“河”指的是黄河,而“洛”则指洛水,这两条河流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 河:中国第二长的河流,流经了中国多个省份。
- 洛:是指河南省境内的洛水,古代文化中心之一的洛阳位于其附近。
在传统文化中,“河洛”常常被用来指代中国的传统哲学、文化和学术中心,特别是与周易学说及儒家思想有关。因此,《河洛》这个词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者古文典籍中,用于描述中国古老的智慧和文化遗产。在现代语境下,它也可能用作书籍或文章的标题,以彰显其文化内涵。
造句
- “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往往体现在《河洛》这样的经典著作之中。”
- “河洛地区的古代文明遗迹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前来探索。”
- “许多学者认为,《河洛理数》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之一。”
- “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时,了解《河洛图》对于深刻把握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 “这部关于《河洛文化探秘》的纪录片揭示了古代文明背后的秘密。”
以上造句中,“河洛”一词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和学术意义。当然,具体使用时还可以根据实际语境进行调整和丰富。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