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理的拼音、解释、组词

逆理的简介:

nì lǐ
1.违背事理。

  • AI解释

逆理》的详细解释

逆理”是汉语词汇,通常指的是违反常理、违背道理或不合情理的行为。这里的“理”,通常指的是一般社会公认的法则或者行为准则。

  • 词源:这个词语中的“逆”有违反的意思,“理”是指规则或道理。
  • 用法:可以形容某个人做事方法不正确,违反常识;也可以用来指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 情感色彩:通常是负面的,表达对不合逻辑或者违背正常行为准则的行为的否定。

造句

  1. 小明总是逆理行事,让人感到非常头疼。昨天他居然把热水壶倒扣在了地上,水溅了一地。
  2. 在现代社会里,逆理的行径是不被接受的,比如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对他人权利的一种侵犯。
  3. 他的这种做法太逆理了,公司同事们纷纷提出反对意见。
  4. 虽然他逆理行事,但最终的结果证明他是对的。这次实验成功了,大家才意识到他的想法其实很有道理。
  5. 我们在做决策时,应该避免逆理,要考虑到所有相关因素。

这些例子不仅展示了“逆理”这个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也展现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情况。

分词解释

1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流。~行。~风。~转(zhuǎn )(局势恶化)。莫~之交。2 抵触,不顺从:忤~。忠言~耳。3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产。4 迎接:~旅(旅店)。5 预先:~料(预料)。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