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的拼音、解释、组词
哥白尼的简介:
gē bái ní
1. (1473—1543) 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在弗伦堡任教士时,建一小天文台,坚持观察天体 30 余年。约于 1536 年撰成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推翻统治天文学 1000 多年的托勒密“地球中心说”,建立了“太阳中心说”(即日心说),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同五大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运行的普通行星,其自身又以地轴为中心自转。1543 年公开出版了《天体运行论》一书。
1. (1473—1543) 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在弗伦堡任教士时,建一小天文台,坚持观察天体 30 余年。约于 1536 年撰成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推翻统治天文学 1000 多年的托勒密“地球中心说”,建立了“太阳中心说”(即日心说),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同五大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运行的普通行星,其自身又以地轴为中心自转。1543 年公开出版了《天体运行论》一书。
- AI解释
词语“哥白尼”通常是指尼古拉斯·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教会法学者。他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地动说),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对近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哥白尼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中世纪末期,当时的宗教与自然哲学界普遍接受的是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该模型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不动,其他天体(包括太阳、月亮和行星)围绕地球旋转。
- 主要贡献:哥白尼通过广泛的研究和观察提出了“日心说”,即太阳位于宇宙的中心,而地球和其他行星则围绕着太阳运转。这一理论挑战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地心说,并为后来伽利略等人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 影响与意义:哥白尼的日心说不仅推动了科学革命的发展,还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角色的理解。
造句
- 哥白尼的理论颠覆了传统观念,开启了现代天文学的新篇章。
- 在这场辩论中,他提出了一个类似于哥白尼的观点,认为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
- 我们应该学习哥白尼的精神,勇于质疑和创新。
- 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今天的宇宙探索,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断进步。
- 哥白尼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更是一个勇敢的思想者。
分词解释
哥
gē
1 兄,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男子:~~。2 称呼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李二~。3 古同“歌”。
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
尼
ní
1 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姑。~庵。削发为~。2 古同“昵”,相近,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