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童的拼音、解释、组词

狂童的简介:

kuáng tóng
1.轻狂顽劣的少年。 2.指狂悖作乱的人。童,奴才。此为鄙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狂妄顽劣的少年。《诗经.郑风.褰裳》:「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在古代文学和历史文献中,“狂童”这个词并不常见,而且它的含义会根据上下文有所不同。但在一些古典文献或现代解读中,“狂童”通常指的是那些行为放纵、不守规矩的年轻人。这个词汇往往带有批评或讽刺的意味。

详细解释

  1. 释义:“狂童”中的“狂”可以理解为性格上的放肆、不受约束;“童”则表示年轻的人。综合来看,“狂童”指的是那些年少轻狂,行为不检点的年轻人。
  2. 引申意义:在某些语境下,“狂童”的形象可能被用于描述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某一特定人物,以强调其放荡不羁的性格特点。

造句

  1. 古代文人常常批评社会上那些无所顾忌、行为乖张的年轻才子为“狂童”。
  2. 在古代宫廷中,一些年轻的贵族子弟因为过于放纵而被称为“狂童”,他们常常受到长辈们的训诫。
  3. 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是一位不羁的“狂童”,他的勇敢和纯真让读者印象深刻。
  4. 有些人认为年少时多一些“狂”的精神是成长的一部分,就像历史上的“狂童”们一样,他们虽然放纵但也能留下独特的印记。
  5. 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描绘社会现实或批判不良风气,往往会刻画出一些被称作“狂童”的人物形象。

请注意,“狂童”作为一个特定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并不频繁,更多时候是作为一种文化概念存在于历史文献或古文之中。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术语的含义及其在句子中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kuáng

1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犬。疯~。癫~。发~。~人。2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轻~。~妄(极端自高自大)。~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乱。~野。~躁。~恣。~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3 气势猛烈,超出常度:~风。~飙。~热。力挽~澜。

tóng

1 小孩子:儿~。~工。~谣。~话。~心。~趣。~真。2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儿。3 没有结婚的:~男。~女。~贞。4 未长成的:~牛(没长角的小牛)。5 秃:~山。头~(喻人秃顶,如“~~齿豁”)。6 古同“瞳”,瞳孔。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