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下中农的拼音、解释、组词
贫下中农的简介:
pín xià zhōng nóng
1.贫农和下中农的并称。
1.贫农和下中农的并称。
- AI解释
《贫下中农》是196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的一个特定称谓,最初由毛泽东提出。这个词汇在当时被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区分不同的农民群体,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经济分类和政治身份。
解释:
- 贫: 指家庭收入较低的农户。
- 下: 在阶级划分中处于底层的意思。
- 中: 指家庭收入中等水平的农户。
- 农: 特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属于农民阶级的一部分。
“贫下中农”通常指的是那些生活条件较差、但又不是最贫困的一批农民。在当时的语境中,“贫下中农”的主要角色是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和教育,以及成为建设新型农业社会的主力军之一。
造句:
- 在那个年代,很多农村地区的贫下中农积极投身于农业生产合作社。
- 父亲常对我说:“我们都是曾经的贫下中农,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 改革开放后,许多原本贫困的农民成功脱贫,不再被称为“贫下中农”。
- 在电影《老井》里,主人公就是一位出身于贫下中农家庭的朴实农民。
- 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爷爷的身体很健康,即使已经年过八旬,他还经常在田间地头帮助村里的贫下中农们。
请注意,“贫下中农”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专有名词,在现代语境中的使用较少。上述造句主要用于展示该词汇的使用方式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并不反映当前中国的社会现状和政策方向。
分词解释
贫
pín
1 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穷。~寒。~民。清~。2 缺乏,不足:~乏。~血。~瘠。3 絮烦可厌:~相(xiàng )。~气(a.絮烦可厌;b.行动态度不大方。“气”均读轻声)。4 僧道谦称:~道。~僧。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中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农
nóng
1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务~。~业。~田。~产。~垦。~家。~忙。~民。~妇。~奴。2 种庄稼的人:贫~。菜~。谷贱伤~。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