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拼音、解释、组词
土茯苓的简介:
tǔ fú líng
1.又称"光菝葜"﹑"仙遗粮"。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灌木。生于山坡林下,广布于亚洲东南部及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根状茎可提取淀粉和栲胶,用作工业原料;中医学上以根状茎入药,能解毒﹑清热利湿,主治痈肿﹑疔疮﹑关节痛﹑梅毒等症。
1.又称"光菝葜"﹑"仙遗粮"。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灌木。生于山坡林下,广布于亚洲东南部及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根状茎可提取淀粉和栲胶,用作工业原料;中医学上以根状茎入药,能解毒﹑清热利湿,主治痈肿﹑疔疮﹑关节痛﹑梅毒等症。
- AI解释
《土茯苓》的详细解释
土茯苓(学名: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是一种中药材,其别名还有土伏苓、粉背石斛等。在传统中医中,它主要用于清热解毒、除湿利尿和健脾消食等功能。
1. 性味归经
- 性味:甘淡、平。
- 归经:肝、胃经。
- 功效:土茯苓具有解毒、健脾胃、除湿、利小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疹疮疡、黄疸、热淋等症状。
2. 主要成分
土茯苓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皂苷类化合物(包括土茯素)、多糖类、生物碱等。
3. 使用方法与用量
- 煎汤:一般每次15~30克。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
-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过量使用可能引起腹痛腹泻。请遵医嘱。
4. 现代研究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土茯苓具有抗病毒、抗肿瘤、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
5个造句
- 他将土茯苓研磨成粉末,用温水调和后敷在了红肿发炎的皮肤上。
- 医生叮嘱她每天要煮点土茯苓喝,以帮助清理体内湿气。
- 这道菜里加入了少量的土茯苓来调节味道并增加食欲。
- 研究发现,长期饮用含土茯苓的茶可以帮助缓解关节疼痛。
- 在治疗皮肤病时,医生常常推荐患者使用煎煮过的土茯苓水进行外敷。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土茯苓”。请注意,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中医师或专业人士的建议,避免自行乱用药物带来的健康风险。
分词解释
土
tǔ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