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扑营的拼音、解释、组词
善扑营的简介:
shàn pū yíng
1.清代所设,专为承应皇帝,演习掼跤﹑射箭﹑骗马等技艺的军营。每逢御试武进士则供执事,巡幸扈从则备宿卫,宴蒙古藩部则令承应献技。设总统大臣,从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及副都统内简择。下设翼长﹑教习等职。参阅《续清会典》卷八八﹑《清史稿.职官志四》。
1.清代所设,专为承应皇帝,演习掼跤﹑射箭﹑骗马等技艺的军营。每逢御试武进士则供执事,巡幸扈从则备宿卫,宴蒙古藩部则令承应献技。设总统大臣,从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及副都统内简择。下设翼长﹑教习等职。参阅《续清会典》卷八八﹑《清史稿.职官志四》。
- AI解释
《善扑营》这个词源自中国清代,是古代京城的一种特殊军事单位,负责皇宫的安全保卫工作。它的全称通常为“善扑营”,其名称意味着该部队成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擒拿、格斗技巧和迅速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详细解释
- 善:意指擅长。
- 扑:本义是扑捉、擒拿的意思,在这里引申为迅速制服、控制之意。
- 营: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种,通常是一个较大的单位,有专门的训练和装备。
善扑营成员主要是经过严格挑选出来的武艺高强者,他们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格斗技巧,还需要接受严格的体能训练。他们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保护皇宫安全、应对突发事件(如暴动或自然灾害)、参与重要庆典的安全保卫工作等。
造句
- 清朝末年,善扑营作为皇家禁卫军的一部分,在维护皇城治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每当重大节日来临之际,善扑营的成员都会严阵以待,确保一切顺利进行。
- 在宫中发生的争执或冲突时,善扑营迅速出动,确保局面得以平息。
- 善扑营不仅仅是一支军事队伍,也是清朝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殊武艺和纪律要求。
- 虽然现在善扑营不复存在,但其历史意义对于研究清代宫廷安全与军事组织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上述解释及造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善扑营》在古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善
shàn
1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2 好的行为、品质:行~。惩恶扬~。3 高明的,良好的:~策。~本。4 友好,和好:友~。亲~。和~。5 熟悉:面~。6 办好,弄好:~后。7 擅长,长(cháng )于:~辞令。多谋~断。8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则君~之”。9 好好地:~待。~罢甘休。10 容易,易于:~变。~忘。多愁~感。11 姓。
扑
pū
1 轻打,拍:~粉。~蝇。~打。2 击拂的用具:粉~。3 冲:~灭。~救。4 相搏击:相~。~跌。5 跌倒:~地。6 伏:~在桌上看书。7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营
yíng
1 军队驻扎的地方,借指按编制集体生活的地方:~地。~房。~垒。军~。野~。阵~。步步为~(军队前进一步就设一道营垒,喻行动谨慎,防备极严)。2 军队的编制单位,连的上一级。3 筹划,管理,建设:~业。~作。~田。~造。经~。国~。私~。4 谋求:~求。~生。~救。~养。钻~。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