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之以理的拼音、解释、组词

喻之以理的简介:

yù zhī yǐ lǐ
喻:晓喻,开导。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

  • AI解释

《喻之以理》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道理来使某人明白某种道理或事实。它强调用逻辑、道理和说服力来说服他人,而不是依赖武力或者强制手段。

详细解释:

  • :比喻为“说明”、“讲解”,即通过具体的例子或逻辑论证。
  • 之以理:“之”的意思是代词,这里相当于“给”;“以”表示使用的方式,“理”指的是道理、原则。整体上可以理解为用道理来教导或者说服。

这种方法通常在教育、谈判或者解决纠纷等场合被采用。通过合理的解释和逻辑分析来说服对方接受某种观点或事实,比简单的命令或恐吓更有效。

造句:

  1. 教育孩子时要耐心地喻之以理,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处罚。
  2. 在商谈合同时,双方应当喻之以理,寻找共赢方案,避免不必要的争端。
  3. 历史老师通过讲述具体案例来喻之以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历史理论。
  4. 作为领导者,在处理员工问题时应尽量采取温和的沟通方式,用事实和数据去喻之以理
  5. 在法庭上,律师常常使用逻辑严密的论证来让法官理解和接受其观点,这也是一种喻之以理的方法。

这些例子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运用“喻之以理”的方法达到说服的目的。

分词解释

1 比方:比~。譬~。2 明白,了解:不言而~。家~户晓。3 说明,使人了解:晓~。~之以理。4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