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生之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知生之民的简介:
zhī shēng zhī mín
知生:求生存。指在与自然界斗争中求生存的远古人民。
知生:求生存。指在与自然界斗争中求生存的远古人民。
- AI解释
《知生之民》并非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表达,从字面上理解,“知”可以理解为知道、了解;“生”指的是生活或生存;“之民”则表示民众。结合这些词的意思,我们可以推测这个词语可能意指“了解生活的人民”,但具体的含义还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确定。
基于这种解释方式,我尝试提供一些造句的例子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这个词语的用法:
- 在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智者,他们深知《知生之民》的重要性,通过智慧和实践教导民众如何更健康、更有意义地生活。
-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知生之民》是我的使命之一,我努力教会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并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 社会学家通过研究分析了《知生之民》,指出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至关重要。
- 一位成功的创业家分享了他的经验:“要想成功,你需要成为《知生之民》,真正理解你的目标群体的真实需求和愿望。”
-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知生之民》的智慧指导了救援团队如何有效地帮助受灾民众恢复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造句是基于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进行的创造性发挥,并非固定搭配或传统用法。如果在实际语境中使用这一表达,请根据具体场景灵活调整。
分词解释
知
zhī,zhì
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 使知道:通~。~照。3 学识,学问:~识,求~。无~。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相~。~音。~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生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