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死理的拼音、解释、组词

认死理的简介:

rèn sǐ lǐ
1.固执﹐不知变通。

  • AI解释

认死理》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来形容人固执己见,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观点或立场。这里的“死理”指的是不可改变的道理、原则或者事实。这个词带有贬义色彩,常用于描述那些过分坚持个人看法而忽视实际情况或他人意见的人。

详细解释:

  • 含义认死理侧重于形容一个人因为过于固执或者狭隘地看待问题而不愿意妥协的态度。
  • 语用环境:通常在批评或描述性格偏激、不灵活的人时使用,尤其是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态度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冲突或不良后果。

造句:

  1. 尽管朋友们多次劝说,他还是认死理地坚持自己的计划不变。
  2. 在讨论项目的可行性时,小王有些认死理,没有考虑到其他团队成员的建议。
  3. 老张是个认死理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轻易改变他的立场。
  4. 这件事大家都已经商定了,但他还是认死理地不同意大家的意见。
  5. 面对新环境的新挑战,小李表现得有些认死理,不愿尝试新的方法。

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认死理”这个词语的使用场景和含义。

分词解释

rèn

1 分辨,识别:~生。~得。辨~。2 表示同意:~可。~账。3 与本来无关系的人建立某种关系:~亲。4 认吃亏:这事没办成,我~了。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