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起序的拼音、解释、组词
孝经起序的简介:
xiào jīng qǐ xù
《孝经·序》有“具载则文繁,略之则义阙”等文。比喻遇事左右为难,感到棘手。
《孝经·序》有“具载则文繁,略之则义阙”等文。比喻遇事左右为难,感到棘手。
- AI解释
《孝经起序》并非一个固定的词汇或成语,而是在古代中国文献中,《孝经》这部经典著作往往被置于各种注疏、解说文之前。《孝经》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部专门论述孝道的伦理学著作,主要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对话,通过这些对话阐述了孝道的重要性及表现形式。
孝经简介
《孝经》全书共有18章,简明扼要地总结了中国古代社会关于孝的思想和实践。这部经典不仅强调家庭内部的亲情关系,也延伸至更广泛的“爱亲”与“敬君”的道德规范。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伦秩序、社会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造句
- 从《孝经起序》来看,古代中国人对于‘孝’的理解远远不止于对父母的简单供养,而是将它提升到了人生哲学的高度。
- 在古代文人眼中,《孝经起序》不仅是道德修养的基础,更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之道。
- 《孝经起序》强调了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关键,这一观点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 通过阅读《孝经起序》,我们不仅能深入了解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还能从中汲取关于如何为人处世的智慧和指导。
- 《孝经起序》中提及的‘孝’不仅仅局限于子女对父母的情感表达,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形式。
请注意,“孝经起序”更多是指对《孝经》这部著作的一些解释性、引导性的文字或段落,并非一个独立的词汇或短语。上述造句主要围绕《孝经》及其思想进行延伸和讨论,旨在展示其在文化传承和社会伦理中的重要地位。
分词解释
孝
xiào
1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敬。~廉(①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②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道。~子贤孙。2 居丧的事:守~。吊~。3 丧服:戴~。~衣。4 姓。
经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
起
qǐ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床。~立。~居。~夜。2 离开原来的位置:~身。~运。~跑。3 开始:~始。~码(最低限度,最低的)。~步。~初。~讫。~源。4 拔出,取出:~锚。~获。5 领取(凭证):~护照。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伏。~劲。~色。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风。~腻。~敬。~疑。~义。~诉。8 长出:~痱子。9 拟定:~草。10 建造,建立:~房子。白手~家。11 群,组,批:一~(一块儿)。12 量词,指件,宗:一~案件。13 自,从:~小儿就淘气。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掀~。兴(xīng )~。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来。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经得~检验。
序
xù
1 次第:顺~。秩~。次~。工~。程~。~数。2 排列次第:~次。~列。3 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言。~跋。~曲。~幕。~论。4 古代指送别赠言的文字。5 指季节:四~。6 古代地方办的学校: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