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快板儿的拼音、解释、组词

对口快板儿的简介:

duì kǒu kuài bǎn ér/er
由两个人对口表演的快板儿。参看〖快板儿〗。

  • AI解释

对口快板儿》是中国传统曲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属于曲艺中的说唱类。这种艺术形式通常由两人或多人进行表演,通过快速、紧凑的语言节奏与动作配合来表达内容和故事。其特点是语言精炼、幽默风趣、富有生活气息,常常借助打竹板、拍手等伴奏来增强表现力。

对口快板儿的表演者往往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反应速度,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舞台技巧以及即兴创作的能力。这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够传递信息和情感,还能增进观众的兴趣和参与感。

以下是五个使用“对口快板”一词的造句:

  1. 在这次的文化节上,两个青年表演者将为大家带来一段精彩的《对口快板》。
  2. 为了准备这次演出,两位老师已经连续几天在排练《对口快板》,希望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3. 小李擅长说相声和对口快板,每当他在学校文化节上表演时,都会赢得大家的热烈掌声。
  4. 在春节期间,社区组织了一次文艺活动,其中包含了多种传统艺术形式,如京剧、评书、对口快板等。
  5. 虽然年纪不大,但这位少年已经能在《对口快板》中展现出不俗的表演才能。

分词解释

duì

1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2 朝着:~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4 跟,和:~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待。8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9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11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开。13 搀和(多指液体):~水。14 量词,双:一~鹦鹉。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

kuài

1 速度大,与“慢”相对:~车。~件。~步。~速。~捷。~马加鞭。2 赶紧,从速:赶~。3 将,就要;接近:天~亮了。4 灵敏:他脑子真~。眼明手~。5 锐利,锋利,与“钝”相对:王麻子刀剪真~。6 爽利,直截了当:爽~。心直口~。~人~语。7 高兴舒服:~乐。~意。痛~。愉~。~感。~事。~慰。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