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籍的拼音、解释、组词

宦籍的简介:

huàn jí
1.记录官员名位的簿册文书。

  • AI解释

《宦籍》一词在古代中国特指官员的户籍或记录,是官方为了管理官员而设立的一种制度。具体而言,它是将官员的身份、品级、任职经历等信息记载在其个人档案中的做法。这个词汇常用于描述官僚系统中对官员身份和职务的一种正式管理和登记方式。

下面提供5个造句,来帮助理解“宦籍”的含义:

  1. 在古代中国,每个官员都必须有宦籍记录,这关系到他们升迁、退休等事宜。
  2. 为了整顿吏治,朝廷决定重新核查所有官员的宦籍档案,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3. 古代文人梦寐以求的是能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并留有名声于宦籍之中。
  4. 从宦籍记录中可以看到,这位官员自年轻时便进入仕途,在不同地方和部门积累了丰富经验。
  5. 某些私塾先生教导学生:“要想在官场上立稳脚跟,就必须重视宦籍的建立与维护。”

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宦籍”这个词在古代中国官僚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实际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huàn

1 官,做官:官~。仕~。~海。~游。2 阉人,太监:~官。3 姓。

1 书,书册:古~。书~。经~。典~。2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贯。户~。国~。学~。3 登记:~没(mò)。~吏民。4 征收:~田。5 〔~~〕❶形容纷扰很大;❷形容名声很大;❸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6 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