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伏的拼音、解释、组词

秋伏的简介:

qiū fú
1.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末伏亦称秋伏。

  • AI解释

秋伏》这一词语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指“秋分”和“夏伏”的结合或特指。在传统意义上,“伏”一般指的是夏季的一个时期,称为“三伏”,是天气最热的时候;而“秋分”则是秋季的中间点,通常定于每年公历9月23日左右。因此,在常规用语中并没有直接将“秋伏”作为一个词使用的情况。

但如果从创造性的角度来看,“秋伏”可以理解为秋天的一个特别时期,其中天气可能依然有些闷热或持续一段时间高温未消退,或是用来描述秋天的某个阶段带有夏末那种炎热的特点。这种解释更多地是基于文学创作或者特定情境下的比喻性表达。

不过,这里我们可以根据“秋伏”的假设意义来创造一些句子,并结合类似概念进行说明:

  1. 秋伏时节,虽然天气渐渐转凉,但偶尔仍会感受到夏日的余温。
  2. 秋伏期间,早晚可以感受到阵阵凉意,白天依旧有些许炎热。
  3. 虽已进入秋天,但因秋伏的关系,农田里的庄稼依然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遮阴措施。
  4. 秋伏中,人们仍然保持着夏日的生活习惯,如多喝水、避免中午最热的时候外出。
  5. 秋伏期间虽然温度有所下降,但在午后仍需注意防晒工作。

这些句子是基于对“秋伏”这一假设概念的理解而创作的示例。请注意,在正式语境或学术研究中,“秋伏”并不是一个被广泛认可和使用的词语。

分词解释

qiū

1 一年的第三季:~季。~景。~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波(喻美女的眼睛)。三~(①指秋收、秋耕、秋播;②指三年)。~高气爽。2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3 指一年:千~万代。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5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6 姓。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