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支公的简介:
zhī gōng
1.即晋高僧支遁。字道林,时人也称为"林公"。河内林虑人,一说陈留人。精研《庄子》与《维摩经》,擅清谈。当时名流谢安﹑王羲之等均与为友。 2.泛称高僧。
1.即晋高僧支遁。字道林,时人也称为"林公"。河内林虑人,一说陈留人。精研《庄子》与《维摩经》,擅清谈。当时名流谢安﹑王羲之等均与为友。 2.泛称高僧。
- AI解释
《支公》这个词通常是指东晋时期的高僧支遁,字道林。他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翻译家,而且在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声望,是当时的佛学大师之一。支遁对般若学有深入的研究,并且擅长玄言诗与佛理的结合,著有多部作品。
以下是关于支公的一些造句:
- 支公不仅是一位高僧,同时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化人。
- 在那个时代,人们常常将支公视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和理想的生活方式的代表。
- 他的诗作《咏怀》展现了他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由、超越世俗束缚的精神追求。
- 支公的思想影响了后来许多文人学者,为儒释道三家思想之间的融合做出了贡献。
- 作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僧侣,支公在东晋时期被誉为“释氏之秀”。
需要注意的是,“支公”这一称呼主要是后世对他的尊称,并非一个直接用于描述具体事件或行为的词汇。因此,在造句时主要围绕其个人生平、思想和影响展开更为合适。
分词解释
支
zhī
1 撑持,伸出,竖起:~撑。~援。体力不~。2 受得住:乐不可~。3 领款或付款:~付。4 调度,指使:~使。~应。~着儿。5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流。~离。6 〔地~〕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7 量词:一~笔。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