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会的拼音、解释、组词
中国教育会的简介:
zhōnɡ ɡuó jiào yù huì
清末资产阶级文化教育团体。1902年,蔡元培等成立于上海,蔡任会长。以“改良教育,以为恢复国权之基础”为宗旨。设爱国学社收容退学青年,又设立爱国女校,并办有《中国白话报》,宣传革命。1907年停止活动。
清末资产阶级文化教育团体。1902年,蔡元培等成立于上海,蔡任会长。以“改良教育,以为恢复国权之基础”为宗旨。设爱国学社收容退学青年,又设立爱国女校,并办有《中国白话报》,宣传革命。1907年停止活动。
- AI解释
关于“中国教育会”的词语解释,实际上在中国现代史上并没有直接以这个名称命名的重要历史组织或团体。可能是对某个具体时期、地方或是特定背景下的某种教育机构或者团体的一个比喻或者是误称。不过,可以推测,如果存在这样一个组织,它大概率是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相关的。
以下是对“中国教育会”可能包含的一些解释:
- 目标与宗旨:旨在推动中国的现代教育发展和普及,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 功能作用:可能包括教育政策的研究、建议制定;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国内外教育经验的交流等。
- 历史背景:在中国教育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可能会有类似的组织出现,以应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教育需求。
为了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信息,我们可能需要更具体的历史或语境来讨论“中国教育会”这一名词。不过,基于上述推测,以下是五个使用相关词汇的造句:
- 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社会精英都参与到了推动中国教育会的工作中,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 从中国教育会成立初期开始,它便致力于推广新式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教育实验。
- 学者们对中国教育会在民国时期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出版了多部专著来纪念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组织。
- 虽然中国教育会这个名字听起来熟悉,但实际上关于它的具体资料却相当稀少,这使得对其历史的研究变得更加困难。
- 今天,在讨论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的教育发展时,我们仍然可以从历史中找到一些关于“中国教育会”的宝贵经验。
分词解释
中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国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教
jiào,jiāo
1 指导,训诲:~习。~头。~正。~师。~导。管~。请~。~学相长。因材施~。2 使,令:风能~船走。3 指“宗教”:~士。~主。~皇。~堂。4 姓。
育
yù
1 生养:~龄。节~。生儿~女。2 养活:~婴。哺~。培~。抚~。养~。3 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德~。智~。体~。美~。教书~人。
会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