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锢的拼音、解释、组词
党锢的简介:
dǎng gù
禁止某政治团体或派别中的人员任官职及限制其活动。
禁止某政治团体或派别中的人员任官职及限制其活动。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禁止诽谤宦官的党人出任官职,并限制其与人交往,禁锢终身。《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序》:「中平元年,黄巾贼起,中常侍吕彊言于帝曰:『党锢久积,人情多怨。若久不赦宥,轻与张角合谋,为变滋大,悔之无救。』」也作「党禁」。
《党锢》,这个词源自中国古代历史,特指东汉末年因政见不同而受到朝廷打压和迫害的一批官僚士大夫。当时的政治派系斗争中,“党”通常指的是反对派或异端势力;“锢”则是限制、禁锢的意思,整个词组形象地描述了这一时期官场中的政治排挤与压迫现象。
详细解释
- 背景:东汉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尤其是中央集权逐渐削弱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在此背景下,一些士大夫试图通过结党营私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地位。
- 内容:“党锢”一词主要用来形容在这一时期中因与朝廷政见不合而被打击打压的文人士大夫,他们常被视为异端、反对派或者威胁皇权存在的人物。这些人为避免迫害往往选择隐居或远离政治斗争,但即使如此也难以逃脱官府的监视和迫害。
- 影响:“党锢之祸”不仅造成了大量人才流失,也加剧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紧张与动荡不安。
造句
- 在东汉末年,党锢之祸导致了许多正直官员被迫离开朝廷,隐居山林。
- 王允与董卓之间的政治斗争最终演变为一场残酷的党锢之祸。
- 许多有识之士因不满朝政而被视为党人,面临被贬谪或迫害的风险。
- 党锢之祸使得许多优秀的文人才士失去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 历史上的党锢事件提醒我们,在政治斗争中保持公正和理性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党
dǎng
1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派。~团。~委。~员。~章。~阀。~风。~纪。2 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羽。朋~。死~。3 指亲族:父~。母~。妻~。4 古代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