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装的拼音、解释、组词

儒装的简介:

rú zhuāng
1.读书人的装束。借指读书人。

  • AI解释

《儒装》的详细解释

“儒装”一词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并非一个固定词汇或常用成语。根据字面意思,“儒装”可以理解为“儒家学者的服装”。然而,在现代语境下,这个词通常没有特定含义,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

如果我们从古代文献和文化的角度考虑,“儒”通常指的是儒家学派的学者或者具有儒家思想的人。“装”则是指衣服、服饰。因此,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可以认为“儒装”是描述那些穿着符合儒家传统或者风格的服饰,或者与儒家文化和教育相关的一种服装形式。

造句

  1. 在古代,文人墨客常以儒装自居,以表其对传统文化和学问的尊重。

  2. 博物馆里展出的一件件儒装文物,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素养。

  3. 为了参加国学班的开学典礼,他特意穿着一套儒装,看起来格外精神。

  4. 电视剧《孔子》中,演员们身穿各式儒装,为我们展现了春秋时期儒家学者的形象。

  5.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在一些重要场合,人们会穿上儒装以示对先贤的尊敬和对文化的传承。

分词解释

1 指读书人:~生。腐~。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2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家。~教(即“孔教”)。~士。~术。~学。3 同“ 懦 ”,懦弱。

zhuāng

1 穿着的衣物:服~。便~。军~。中山~。~裹。2 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上~。卸~。3 特指出行时带的东西:治~。整~待发。4 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备。~置。~甲。5 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原貌:化~。乔~打扮。6 假作,故意做作:佯~。~相。~模作样。7 安置,安放:~载。~卸。8 布置,点缀:~修。~饰。9 特指对书籍、字画加以修整或修整成的式样:~订。~帧。~裱。线~。精~。~潢(原指用黄檗汁染的纸装裱书画,现泛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