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迹的拼音、解释、组词

削迹的简介:

xiāo/xuē jì
1.削除车迹。谓不被任用。 2.消踪匿迹。谓隐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隐藏起来,消声匿迹。《庄子.渔父》:「丘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列子.杨朱》:「孔子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聘,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

词语“削迹”在古代文献中出现,意指通过某种方式抹去行踪或痕迹,以躲避追捕、保护隐私或者为了安全隐匿。它的主要含义包括:

  1. 隐藏行踪:通过某种手段使自己的踪迹消失,避免被人发现。
  2. 清除证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指的是删除或破坏不利于自身的证据。

造句

  1. 在面临敌人追捕的情况下,他决定削迹远遁,以免被抓住。
  2. 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他削迹于深山老林,不再与外界联系。
  3. 当事态变得难以控制时,他选择削迹隐退,等待时机再行动。
  4. 削迹不仅是一种自保手段,在某些古代武侠小说中也常被用作一种高超的功夫或技巧来隐藏自身。
  5. 在一些侦探故事里,主角为了追查真凶而需要不断削迹于各个线索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削迹”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并不广泛,更多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学语境中。

分词解释

xiāo,xuē

1 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苹果皮。~铅笔。2 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球。

1 脚印:踪~。足~。血~。笔~。2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3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实~。4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且至臣家”。5 据实迹考知:“~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