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批的拼音、解释、组词

勾批的简介:

gōu/gòu pī
1.经长官用朱笔批过的勾牌上的文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拘捕状。《金瓶梅》第六二回:「潘道士观看,却是地府勾批,上面有三颗印信。」

勾批》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少见,根据上下文推测,它可能是指某些特定的历史文本或文化情境下的术语。一般而言,“勾”字往往与标记、修改有关;“批”则常涉及评论、改正的意思。“勾批”一词,结合这两个意思来看,可能是指对某一内容进行标记和评价的过程,比如在古代的文献校勘中,可能会用特定符号来标记需要修订的地方,并在一旁加以评注。不过,这种解释是基于字面意义推断的,具体含义还需结合具体的语境或历史文本。

下面提供几个可能的造句,用于描述类似勾批过程的情景:

  1. 翻阅古籍时,他常常在重要的章节旁边进行勾批,以加深记忆和理解。
  2.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小李请老师对他的作文进行了细致的勾批,指出了一些语法错误和逻辑不严密之处。
  3. 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们会对原稿进行仔细勾批,确保文字准确无误。
  4. 老师在讲解古文时,经常使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勾批,以便学生更容易区分重点内容。
  5. 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报告,他邀请同事帮忙进行勾批和修改建议。

以上句子是基于“勾批”一词可能含义设计的示例,并非实际历史文本中的用法。在实际应用中,“勾批”的具体用法应根据实际情况或特定语境来定。

分词解释

gōu,gòu

1 用笔画出符号,表示删除或截取:~销。~乙(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画上像“乙”的记号,表示作为资料)。2 画出形象的轮廓,描画:~画。~勒。3 用灰、水泥等涂抹建筑物的缝(fèng ):~缝。4 调和使黏,调味:~芡。5 牵引,招引:~引。~通。6 停留,逗留:~留。7 摄取:~魂摄魄(形容使人心神摇荡,控制不住)。8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股定理。

1 用手掌打:~颊(打嘴巴)。2 刮:~凿。3 口头或用文字判定是非、优劣、可否:~准。~示。~复。~语。~阅。~判。眉~(写在书页天头上的批语)。4 大量:~购。~销。5 量词,用于大宗的货物或数量众多的事物:一~货物。6 棉麻等未捻成线、绳时的细缕:线~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