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弟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十七弟子的简介:
shí qī dì/tì/tuí zǐ
1.指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孟仲子﹑公都子﹑陈臻﹑高子﹑徐辟﹑乐正子﹑咸丘蒙﹑孟季子﹑陈代﹑彭更﹑万章﹑屋庐子﹑告子﹑桃应﹑充虞﹑周霄十七人。参阅明张九韶《群书拾唾》。
1.指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孟仲子﹑公都子﹑陈臻﹑高子﹑徐辟﹑乐正子﹑咸丘蒙﹑孟季子﹑陈代﹑彭更﹑万章﹑屋庐子﹑告子﹑桃应﹑充虞﹑周霄十七人。参阅明张九韶《群书拾唾》。
- AI解释
《十七弟子》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常见或标准的词汇,它可能是指一个虚构的情境、故事或者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某一概念。在缺乏具体语境的情况下,“十七弟子”通常指的是跟随某位老师或师傅学习的人数为十七个。根据不同的情境,它可以指代武术、宗教、教育等多个领域的门徒。
详细解释:
- “十七弟子”:这个词语的构成是两个部分:“十七”和“弟子”。其中,“十七”是具体的数字表示,通常用来形容人数;而“弟子”,则指的是受教于某人的学生。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这个词可能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背景。
造句:
- 在这场武术比赛中,来自不同门派的十七弟子为了荣誉展开了激烈的对决。
- 这位大师一生收徒无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他的十七弟子,每一位都有着非凡的成就。
- 王师傅自小便跟随名师学习,如今已经培养出了十七位技艺高超的弟子,为家族赢得了荣誉。
- 杨家世代传承秘籍,至今已传至第十七代,而十七弟子也成为新一代守护秘术的重要力量。
- 传说中,那位隐居山林的老者,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有十七位才华横溢的弟子陪伴左右。
请注意,在使用这个词语时,根据具体语境和目的适当调整用词以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分词解释
十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七
qī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弟
dì,tì,tuí
1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兄~。2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堂~。3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师~。4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子。徒~。5 古同“第”,次序。6 古同“第”,但。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