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疏的拼音、解释、组词
别疏的简介:
bié shū
1.分离疏远。 2.另写。
1.分离疏远。 2.另写。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别疏”通常指的是官员向皇帝或上司陈述意见、建议或理由的一种文书形式,类似于现代公务中的请示报告。它的使用场景主要是臣子对某项政策或事件提出个人见解时所撰写的正式文件。
详细解释:
- “别”:在古代汉语中可以有多种含义,但在与“疏”搭配时,更多指的是“另外的”、“不同的”意思。
- “疏”:原意为疏通、疏通水道的意思,引申为陈述、上书之意。在这里,“疏”是指臣子向君主或上级机关提出意见或者报告的一种文体。
因此,“别疏”可以理解为一种特别的建议或者评论形式,它是官员在正式场合中表达不同看法或是对某一政策持有异议时所撰写的文书。
造句:
- 这位大臣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特意上了一份详细的《别疏》。
- 在讨论新税法的时候,有官员提出了一篇《别疏》,认为应当考虑实施减税的方案。
- 按照朝廷规定,当臣子对当前政策持有异议时,可以撰写《别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 《别疏》在古代官场中是一种非常正式的文书形式,用于汇报情况或提出个人见解。
- 面对复杂的政务问题,一些官员常常需要通过书写《别疏》,以更直接的方式向皇帝陈述他们的意见。
分词解释
别
bié,biè
1 分离:~离。~情。~绪(离别时离别后的情感)。分~。告~。久~重逢。分门~类。2 差别:霄壤之~。3 分类:类~。性~。职~。级~。派~。4 另外的:~人。~号。~字。~墅。~论。~开生面。5 卡住,插住,绷住:~针。~花。6 不要,不准:~动。
疏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