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吏的拼音、解释、组词

候吏的简介:

hòu lì
1.即候人。古代掌管整治道路稽查奸盗,或迎送宾客的官员。 2.多指驿吏。

  • AI解释

候吏》这个词通常用于古代文献中,是“候官”或“吏”的合称。在古汉语中,“候”指的是警戒、巡逻之意;“吏”则是指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或办事人员。因此,《候吏》泛指那些负责巡视、警戒、传达信息等职责的官员或士兵。在古代,这样的角色常出现在军事防御体系中或是官府内部的信息传递系统里。

以下是五个使用《候吏》一词的造句:

  1. 为了确保边境的安全,朝廷派了许多候吏日夜巡逻。
  2. 在古代的驿站系统中,候吏们负责快速传递重要信件和命令。
  3. 候吏的任务不仅限于守卫城门,还涉及对周边环境的警戒。
  4. 这些候吏平时看似不起眼,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重要作用。
  5.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在诗词中描写候吏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

需要注意的是,《候吏》这个词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常见词汇,在具体使用时可能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解释。

分词解释

hòu

1 等待:等~。~车室。~选人。守~。~补。~场。~审。~诊。2 看望,问好:伺~。问~。3 时节:时~。气~。~鸟。~虫。4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火~儿。症~。5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用:~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

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2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