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挂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倒挂子的简介:
dǎo/dào guà zǐ
1.见"倒挂"。
1.见"倒挂"。
- AI解释
"倒挂子"并非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古代文言中的特殊用语或者是某个地区方言中的表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未收录这个词语。因此,为了提供准确的信息,请确认您的需求是否指向的是“倒挂”这一动作或者形态,还是另有他意。
不过,根据网络资料和文献记载,“倒挂子”有可能是古代的一种武术招式名或描述一种姿势的词汇,在《水浒传》中曾有过提及。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它被用来形容某些特别的动作或姿态,如反手、倒立等动作中的某个特定状态。
下面提供关于“倒挂”的一般解释及五个造句:
1. 解释:
倒挂(dào guàng):指人或者物体倒悬着的姿势。在武术中,它常常指的是利用身体重量进行的一种特殊技巧或攻击方式,也能够表示一种特技表演中的动作。
2. 造句:
- 剧团的小演员们展示了令人惊叹的高空倒挂技巧。
- 武术大师展示了一套精彩的倒挂拳法。
- 在杂技表演中,小丑完成了倒挂金钩的动作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 那人突然一个倒挂金钟,稳稳地接住了从高处落下的物品。
- 小孩子模仿电影里武术高手的倒挂动作,在客厅上空悬停了数秒。
如果您的需求确实是指“倒挂子”,请您提供更多的上下文或者来源信息,以便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解释。
分词解释
倒
dǎo,dà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挂
guà
1 悬吊:悬~。~图。~牌。~锄。~镰。~帅(掌帅印,喻居于领导、统帅地位)。披红~绿。~一漏万。2 牵记,牵连,牵累:牵~。记~。~念。~连。~累(连累)。3 登记:~号。~失。4 切断电话,也指打电话:给小张~个电话。5 钩住:衣服被钉子~住了。6 物体表面蒙上或糊着:脸上像~了一层霜。7 量词,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一~珠子。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