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会师的拼音、解释、组词
会宁会师的简介:
huì/kuài níng/nìng huì/kuài shī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 AI解释
《会宁会师》是指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师事件。具体来说,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县地区实现了会师,这是长征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之一,标志着中央红军和各路红军在长期艰苦斗争后取得了重大的战略胜利。
以下是《会宁会师》的详细解释:
-
背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沿途历经艰难险阻,在贵州、四川等地与敌军展开了多次战斗。
-
过程: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指挥下,中央红军最终突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今陕西省北部),并于同年12月和红十五军团会师。同时,红四方面军也在四川、甘肃地区展开行动。
-
结果:至1936年,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先后在甘孜(今属四川省)和会宁地区进行了两次重要的会师。其中,10月的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结束,并为后续的统一指挥提供了可能。
以下五个句子用于帮助理解“会宁会师”的概念:
- 《会宁会师》是红军长征史上的重要章节,它不仅是战略上的胜利,也是民族精神的伟大体现。
- 在会宁,红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的将士们共同庆祝,他们欢呼着:“我们终于见面了!”
- 毛泽东曾多次回忆起会宁会师的情景,他说:“那是我人生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
- 会宁会师后,红军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和团结,为后续作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这场《会宁会师》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政治上也促进了各路红军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这些句子既包含了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也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会宁会师”的含义及其影响。
分词解释
会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
宁
níng,nìng,zhù
1 平安,安定:~静。~谧。息事~人。2 旧时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亲。归~。3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沪~铁路4 姓。
师
shī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3 效法:~法古人。4 榜样:~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7 军队:会~。出~。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9 一国的首都:京~。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