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坯的拼音、解释、组词

泥坯的简介:

ní/nì pī
1.指尚未放在窑里烧的砖瓦原坯。 2.土坯。用泥土制成的长方形土块,可以用来砌墙。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尚未放进窑里烧制的砖瓦原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七.土部.乌古瓦》:「夏桀始以泥坯烧作瓦。」

2. 未经过烧制的陶器坯子。也称为「泥胎儿」。

词语:泥坯

释义:泥坯”指的是用泥土塑形后干固或烧制而成的陶器或者砖块等物体。在不同的语境下,它可能特指制作陶瓷制品时所使用的未经过高温烧制的半成品,也可能是用于建筑的生土砖。

造句

  1. 泥坯是许多传统工艺品的第一步材料,在工匠手中经过塑形、晾干或直接进入窑炉进行烧制,最终成为精美的陶器。
  2. 例句: 老王是一个手工艺人,他用泥土做了一个美丽的泥坯花瓶。

  3. 在古代的建筑工地上,随处可见泥坯被用来砌墙,它们是建筑的基本单元之一。

  4. 例句: 历史研究者在发掘古建筑时,常常能看到许多保存完好的泥坯砖块。

  5. 泥坯在烧制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水分含量不均而产生裂纹或变形,因此工艺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调整。

  6. 例句: 烧窑师傅小心翼翼地检查着每一个放置在窑内的泥坯,确保它们不会因为温度过高或者湿度不足而损坏。

  7. 有些地方的农民会利用当地丰富的土质资源,通过制作和晾晒泥坯来建造自己的家。

  8. 例句: 某个乡村里,村民使用当地的黏土制成大量的泥坯用来建造新的住宅。

  9. 在某些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也会直接使用未烧制的泥坯来表达创意和情感。

  10. 例句: 现代陶艺家利用未烧制的泥坯进行大胆的创新尝试,在其表面绘画出各种图案。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多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ní,nì

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巴。~垢。~浆。~煤。~淖(泥污的洼地)。~泞。~洼。2 像泥的东西:枣~。山药~。印~(盖图章用的印色)。蒜~。

1 没有烧过的砖瓦、陶器等:土~。砖~。打~。脱~。2 泛指半成品:钢~。~布。毛~。3 用以指未成年的人: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