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木雕的拼音、解释、组词

泥塑木雕的简介:

ní sù mù diāo
指泥做的和木头雕的偶像。比喻人的表情和举动呆板。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呆笨不灵活。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六回:就是泥塑木雕的人,也要有些显应。儒林外史˙第六回:那两位舅爷,王德、王仁,坐著就像泥塑木雕的一般,总不置一个可否。亦作木雕泥塑。

1. 形容呆笨不灵活。《醒世姻缘传》第五六回:「就是泥塑木雕的人,也要有些显应。」《儒林外史》第六回:「那两位舅爷,王德、王仁,坐著就像泥塑木雕的一般,总不置一个可否。」也作「木雕泥塑」。

《泥塑木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两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工艺特色和文化内涵。

泥塑

泥塑是使用泥土为主要材料,通过手工捏制或模具压制而成的一种雕塑艺术。它历史悠久,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用于制作小型的宗教雕像、生活用品以及玩具等。泥塑作品往往追求形神兼备的效果,既有写实风格也有高度概括和夸张的表现手法。

木雕

木雕是以木材为原料进行雕刻的艺术形式,通过精巧的设计和细腻的手工技法,在木材上创造出各种图案或立体造型。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建筑装饰、家具装饰以及独立的观赏品等。中国传统的木雕作品往往富含吉祥寓意,如龙凤呈祥、福禄寿喜等主题。

造句

  1. 这件泥塑作品通过细腻的手工技艺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古代武士形象。
  2. 家里的古董柜上镶嵌着精美的木雕花鸟图案,为整个房间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
  3. 在春节期间,孩子们会收到用泥塑做成的小猴子挂饰作为新年礼物。
  4. 那位民间艺术家以其精湛的技艺在一块普通的樟木板上雕刻出了一幅龙凤呈祥图。
  5. 博物馆展出的一尊泥塑观音菩萨像是通过传统的捏制手法完成的,展现了匠人的高超技艺。

以上是关于“泥塑木雕”的详细解释和五个相关造句。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ní,nì

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巴。~垢。~浆。~煤。~淖(泥污的洼地)。~泞。~洼。2 像泥的东西:枣~。山药~。印~(盖图章用的印色)。蒜~。

1 〔~性〕柔软,非流质,可任意变形的性质。2 〔~料〕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统称,经加热加压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材料。3 用泥土等做成人、物的形象:~像。泥~木雕。雕~。

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3 棺材:棺~。4 质朴:~讷(朴实迟钝)。5 呆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diāo

1 鸟类的一属,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视力很强,利爪,能捕食山羊、野兔等(亦作“鹫”):~悍。一箭双~。2 刻竹、木、玉、石、金属等:木~。浮~。玉~。~版。~龙(指善于撰写文章)。~镌。~塑。~虫小技。3 有彩绘装饰的:~弓。~鞍。~青(在人体上刺花纹,涂上青色)。4 同“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