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的拼音、解释、组词

汉学的简介:

hàn xué
①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名物、训诂,后世因而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②外国人指研究中国的文化、历史、语言、文学等方面的学问。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汉代学者研究经书,注重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考据之学、训诂之学为「汉学」。【例】清代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以精于汉学闻名。

2. 外国人称有关中国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学问为「汉学」。【例】近年来,汉学研究蔚为风尚,已成世界显学。

1. 汉代学者研究经书,注重考据,故后世称朴学、考据之学、训诂之学为「汉学」。与宋代义理之学「宋学」相对称。

2. 外国人称有关中国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学问为「汉学」。

汉学》一词通常指的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语言和哲学等领域的学科,或者是研究中国的学术思想体系。汉学不仅仅局限于汉语研究,它涵盖了更广泛的内容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的历史文献、哲学著作(如儒家经典)、文学作品以及与中国相关的其他学术领域。

在现代语境中,“汉学”一词可以泛指对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化的深入研究,不仅限于中国的语言文字专家或学者进行的研究。因此,在一些情况下,“汉学”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一文化或历史的深度研究,虽然这种使用方式可能不如专指中国学术更为准确。

造句

  1. “自从20世纪以来,西方汉学家们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
  2. 这句话说明了汉学作为一个学科领域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和成就。

  3.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汉代的社会结构与文化背景。”

  4. 用于描述一部书的内容范围或重点所在,强调其聚焦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

  5. “他对汉朝的历史非常了解,在公司里被同事们称为‘汉学专家’。”

  6. 这个句子中,“汉学”一词用来比喻性地指代一个人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精通程度,并非特指汉学研究本身。

  7.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汉学研究也开始受到更多关注。”

  8. 说明了现代社会对于中国文化和学术的兴趣与日俱增的现象。

  9. “他的论文通过对《红楼梦》的研究展示了深厚的汉学功底。”

  10. 这句话强调了一篇论文学术水平及其对某一经典作品的深入理解。

以上句子涵盖了从学术研究到个人兴趣等不同情境下的使用,体现了“汉学”这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多义性。

分词解释

hàn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银~。云~。气冲霄~。3 成年男人:~子。老~。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6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