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伎的拼音、解释、组词

歌舞伎的简介:

gē wǔ jì/qí
日本戏剧的一种,表演时演员不歌唱,只有动作和说白,另由伴奏音乐的人配合演员的动作在后面歌唱。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日本古典戏剧。表演时,演员穿戴古衣冠、绘脸谱,动作和装扮带有夸张性。场上人物只表演动作和说白,另有歌者在旁伴唱。传统剧目中有《劝进帐》等十八出著名作品,称为「歌舞伎十八番」。

歌舞伎》,这是源自日本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属于日本传统戏剧之一。它融合了音乐、舞蹈与表演等多种元素,通常以夸张的角色造型和复杂的故事来吸引观众。

详细解释: 1. 起源与发展: 歌舞伎起源于江户时代(1603-1867年),早期称为“净琉璃”,后来发展成为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歌舞伎。在明治时期,受到西方戏剧的影响,开始逐渐引入一些新的元素和表现手法。

  1. 角色与表演: 歌舞伎中的角色分为两大类——男役(主要角色)和女役(次要角色)。男役通常由男性演员扮演女性角色,这种独特性使得歌舞伎在世界戏剧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表演注重面部表情、身体姿态以及动作,通过这些细腻的表现来表达人物的情感。

  2. 服装与化妆: 歌舞伎的服饰华丽而富有象征意义,色彩鲜明,能够突出角色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妆容也极具特色,尤其是脸谱画(能面),用于强调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或情感状态。

  3. 音乐与唱腔: 歌舞伎中包含多种类型的音乐,如尺八、三味线等传统乐器演奏的乐曲。同时也有独特的唱腔体系,被称为“歌舞伎声”,能够通过声音传递故事内容和情绪变化。

  4. 剧目与主题: 歌舞伎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历史事件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这些剧目的剧本往往经过精心编排,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重新诠释。

以下是五个使用“歌舞伎”一词的句子:

  1. 我有幸在东京观看了著名的歌舞伎演出。
  2. 为了准备即将上演的歌舞伎,演员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彩排。
  3. 歌舞伎的独特魅力在于其精妙绝伦的化妆和服装设计。
  4. 尽管歌舞伎起源于古代日本,但它仍然深受现代观众的喜爱。
  5. 在这次文化活动中,主办方特别邀请了两位著名的歌舞伎演员来表演。

分词解释

1 唱:~唱。~咏。~颂。~坛。~台舞榭。~舞。能~善舞。2 能唱的文词:唱~。~谱。~词。~诀。民~。诗~。~行(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咏言。

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蹈。~技。~姿。~会。~剑。~女。~曲。~台。2 耍弄:~弊。~文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