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嗓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洋嗓子的简介:

yáng sǎng zǐ
1.用西洋发声方法唱歌的嗓音。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以西洋发声法唱歌的嗓音。

《洋嗓子》是一个带有一定特定语境和口语色彩的词组,主要用来形容说话时语音、口音接近或模仿外国人,听起来像是带有“洋味”或外国腔调。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通常出现在一些地方方言或是特定语境中,特别是在描述某些语言交流情境时使用。

详细解释

  • 语音特点:这种声音特征表现为发音清晰、语速较快,有时会模仿外语的语调和语气。
  • 文化背景:在过去的中国社会里,“洋”通常用来形容与西方相关的事物或人。因此,《洋嗓子》这个词往往带有一定时间上的局限性或者特定的文化环境。
  • 使用场景:这个词语更多地出现在口语交流中,比如评价某人的发音是否接近外语的音调;或者在一些幽默、讽刺性的语言环境中被提及。

造句

  1. 小明这次去美国留学回来后,说话时总带着一股《洋嗓子》,让同学们都笑了。
  2. 老师对小华说:“别总是用这种《洋嗓子》来读课文。”
  3. 在那个年代,“洋”代表新潮和时髦,《洋嗓子》也因此成为一些人追求时尚的标志之一。
  4. 当时很多人都模仿外国人的说话方式,结果声音听起来就是一股浓浓的《洋嗓子》。
  5. 电影《大话西游》里,唐僧的配音有一种很独特的《洋嗓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需要注意的是,《洋嗓子》并非正式词语,在不同的地区和语境下使用时可能会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具体场景灵活运用。

分词解释

yáng

1 比海更大的水域:海~。2 广大,众多,丰盛:~溢。~~。3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为中用。4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结合。5 银元:大~。~钱。

sǎng

1 喉咙:~子。2 发音器官的声带及发出的声音:~音。哑~。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