梢梁的拼音、解释、组词

梢梁的简介:

shāo/sào liáng
1.水桶的提梁。

  • AI解释

《梢梁》在古代建筑术语中指的是建筑物上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是指桥梁或屋顶等结构中支撑整体框架的关键部分。它的名字来源于其位置通常处于结构顶部,类似于树枝末端(即“梢”)的部分。“梁”,则是指承受重量的横木或钢结构。

详细解释

  • 功能:作为承重架构的一部分,梢梁的设计和安装对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 材质:古代建筑中的梢梁往往使用木材制作,但在现代建筑中也可能采用钢材或其他合成材料。
  • 重要性:梢梁的正确选择与设计能够决定建筑物能否承受预期的负载,并且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如地震、风暴)保持结构完整。

造句

  1. 在这次古建筑修复项目中,专家们特别关注了对梢梁的保护和修复。
  2. 这座古老的庙宇正是依靠这些坚固的梢梁才得以保存至今。
  3. 工程师们在设计新的桥梁时,考虑到了使用现代材料来加固梢梁部分,使其更加稳定。
  4. 历史博物馆内的宋代木结构建筑通过精心维护其梢梁部分,保持了良好的保存状态。
  5. 在地震多发地区,建筑物的设计特别强调对梢梁的加固以提高整体抗震性能。

分词解释

shāo,sào

1 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树~。末~。~头。~林。2 末尾:眉~。收~。3 古代奏乐时拿的竿子。4 古同“艄”,船舵尾。

liáng

1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2 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3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4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5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