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戚歌的拼音、解释、组词

宁戚歌的简介:

níng/nìng qī gē
1.《楚辞.离骚》"宁戚之讴歌兮"洪兴祖补注谓《三齐记》载其歌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后遂以"宁戚歌"为不遇之士自求用世的典实。

  • AI解释

《宁戚歌》,又称为“商歌”或“牛歌”,是中国古代的一首著名民谣,据传由春秋时期的齐国士人宁戚所作。该诗歌反映了作者在社会底层的经历和对于抱负不得施展的感慨。

详细解释:

  1. 背景与创作动机
  2. 宁戚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著名人物,他起初是一位贫寒的士人,常常以敲打牛角吟唱的方式来自荐。
  3. 一天,宁戚在路旁为他人赶车时遇到了齐桓公。他在给牛喂食的时候,一边敲击着牛角吟唱这首歌曲,以此机会向齐桓公展示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4. 诗歌内容

  5. 宁戚通过《宁戚歌》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贫困但志存高远的决心。
  6. 诗中可能提到的内容包括对理想、社会不平等等主题的探讨。

  7. 意义

  8. 这首歌反映了古代士人的困境与追求,以及个人才能在当时社会机制下难以被发现和使用的问题。
  9. 它也体现了古人对于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地位提升的关注。

  10. 象征意义

  11. 敲击牛角吟唱这一行为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象征着通过不平凡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华与理想。

造句示例:

  1. 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宁戚歌》的传唱让他被贵人发现,最终得以施展抱负。
  2. 这首《宁戚歌》展现了古代士人渴望得到重用的心声。
  3. 宁戚通过《宁戚歌》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自荐佳话之一。
  4. 《宁戚歌》中的情感与境遇让后世读者深感共鸣,激发了无数怀才不遇者的希望。
  5. 在现代社会,《宁戚歌》依然具有启发意义,提醒我们即使在逆境中也要坚持自我价值的追求。

分词解释

níng,nìng,zhù

1 平安,安定:~静。~谧。息事~人。2 旧时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亲。归~。3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沪~铁路4 姓。

1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外~。~族。~友。2 忧愁,悲哀:~然。凄~。哀~。休~。3 古代兵器,像斧。4 姓。

1 唱:~唱。~咏。~颂。~坛。~台舞榭。~舞。能~善舞。2 能唱的文词:唱~。~谱。~词。~诀。民~。诗~。~行(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