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子戏的拼音、解释、组词
对子戏的简介:
duì zǐ xì/hū
也称“二小戏”。戏曲名词。由小旦、小丑或小旦、小生两个脚色演唱的戏。如由小旦、小丑、小生三个脚色演唱,则称“三小戏”。许多由歌舞和曲艺发展形成的戏曲剧种,在形成初期,一般演唱对子戏和三小戏。
也称“二小戏”。戏曲名词。由小旦、小丑或小旦、小生两个脚色演唱的戏。如由小旦、小丑、小生三个脚色演唱,则称“三小戏”。许多由歌舞和曲艺发展形成的戏曲剧种,在形成初期,一般演唱对子戏和三小戏。
- AI解释
《对子戏》解释
《对子戏》,又称“对联戏”或“对儿戏”,是中国传统民间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这种表演通常以短小精悍、幽默风趣的形式呈现,通过表演者即兴创作的对联或者对句来完成互动交流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对子戏的特点是: 1. 语言生动:利用对联或对句进行表达,形式灵活多变。 2. 内容广泛:可以涉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多种题材。 3. 即兴创作:表演者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和观众的反应即时创作对子。 4. 互动性强:表演过程中往往需要与观众进行互动,增加趣味性。
造句
- 在春节期间,村里的老艺人又开始表演他的《对子戏》,周围围满了前来观看的小朋友和大人们。
- 小明学了一段时间的《对子戏》,现在他也能在朋友间小试牛刀,即兴创作一些有趣的对联了。
- 演出队伍准备了各种不同主题的《对子戏》段落,以满足不同观众的兴趣。
- 王大爷是个《对子戏》高手,在乡里的文化活动中经常被邀请表演,深受大家喜爱。
-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子戏》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也被改编成了网络上的互动小游戏,让更多年轻人能够接触到这种古老的智慧。
分词解释
对
duì
1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2 朝着:~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4 跟,和:~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待。8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9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11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开。13 搀和(多指液体):~水。14 量词,双:一~鹦鹉。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戏
xì,hū
1 玩耍:游~。儿~。嬉~。~豫(嬉游逸乐)。二龙~珠。2 嘲弄,开玩笑:~言。~弄。~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3 戏剧,也指杂技:一出~。黄梅~。看~。演~。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