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704?-754)的拼音、解释、组词

崔颢(704?-754)的简介:

cuī hào
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中进士。曾为太仆寺丞、尚书司勋员外郎。早期诗作多写闺情,轻薄浮艳。晚年诗风慷慨高峻,雄浑豪放。尤以《黄鹤楼》为著名。有《崔颢集》。

  • AI解释

词语“崔颢(704?-754)”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不仅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代表人物之一,还因其作品《黄鹤楼》而广为人知,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评价。

详细解释:

  1. 生平简介
  2. 崔颢出生于唐朝初期,具体出生年份不详,约在704年至754年间去世。他的一生经历了唐玄宗和唐肃宗两个时期。

  3. 文学成就与贡献

  4. 作为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崔颢的作品以雄浑壮丽、豪迈奔放著称。
  5. 其中,《黄鹤楼》最为人所熟知,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此诗不仅描绘了黄鹤楼的壮观景象和历史传说,也表达了诗人对故土以及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6. 代表作品

  7. 除了《黄鹤楼》,崔颢还有其他多首诗歌也被后世传颂,如《长干行》等。

  8. 创作特点

  9. 崔颢擅长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尤其是他的边塞诗,常常通过描绘苍凉的山川风光传达出一种壮志未酬、英雄失路的情感。

  10. 影响与评价

  11. 在唐代文学史上,崔颢不仅以其卓越的诗歌创作奠定了自己不可忽视的地位,也对后来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句示例:

  1. 崔颢的《黄鹤楼》在唐诗中独树一帜,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2. 每次读到崔颢的边塞诗,总能让我感受到那股激昂向上的力量。
  3. 在古代文人的眼中,像崔颢这样的才子是令人敬仰的存在。
  4. 为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我便引用了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
  5. 崔颢不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分词解释

cuī

1 〔~巍〕山、建筑物高大伟岸。2 〔~嵬〕a.有石头的土山;b.高大。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