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揖的拼音、解释、组词

行揖的简介:

xíng/háng yī
1.拱手行礼。

  • AI解释

行揖》这个词语通常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它是指在行走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礼节性的动作或鞠躬。这里的“行”可以理解为行走、行动,“揖”则是一种传统的见面问候礼节,常表现为拱手作揖的动作。

详细解释:

  1. 动作描述:“行揖”通常指的是在行走的过程中向他人致意,通过半蹲、双手合抱或举至胸前等动作来表达敬意和礼貌。
  2. 文化背景:这种行为在中国古代社会是非常常见的社交礼仪之一。它体现了古人对礼节的重视以及人际交往中的谦逊态度。
  3. 应用场景:“行揖”多用于正式场合或者地位较高的官员、长者与下属或晚辈之间,以示尊敬。

造句:

  1. 古代文人出行时往往讲究举止有度,“行揖”是他们表达礼仪的一种常见方式。
  2. 在古代宫廷之中,每当高官经过皇帝近旁,都需先行半步作“行揖”,表示对皇上的恭敬与敬意。
  3. 这位先贤在行走过程中,每遇年长者或尊贵之人便会停下脚步,恭敬地进行“行揖”之礼。
  4. 古人相见时常常会相互“行揖”,以示尊重和礼貌;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礼节的重视。
  5. 在穿越至古代的情景剧中,角色们在行走中遇见长辈或重要人物时常会停下脚步,并进行“行揖”的动作。

这些造句通过不同的场景展示了“行揖”这一礼仪的具体应用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分词解释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1 古代的拱手礼:作(zuō)~。~让(宾主相见的礼节)。~客。~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