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精疾的拼音、解释、组词
蛤精疾的简介:
gé/há jīng jí
1.因蛤附着脚跟久而得的肿痛病。
1.因蛤附着脚跟久而得的肿痛病。
- AI解释
在现代汉语中,“蛤精疾”并不是一个正式或常用的词汇,因此我们可能需要对这个词语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和解释。根据其组成部分来看,“蛤精”可能指的是某种传说中的生物或者神话故事中的角色,而“疾”字则常用于表示疾病、急病或是迅速的意思。考虑到这些背景信息,我们可以猜测“蛤精疾”可能是描述一种与蛤精相关且具有急速特点的疾病或状态。
但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并提供解释和造句,我们可能需要进一步确认这个词的具体来源或者语境。如果这是一个特定文化或故事中的概念,那么它的含义可能会更加明确。在没有更多具体信息的情况下,以下是对“蛤精疾”的推测性解释及5个基于这一猜测的例句:
解释
“蛤精疾”可以被解释为一种与传说中的蛤精有关联、并且来势迅猛(如急病般迅速发作)的疾病或症状。
造句
- 这位老渔民自从上次海中遇险后,患上了所谓的“蛤精疾”,身体时常感到不适。
- 据说,在海边的夜晚若听到异常的声音,那就是蛤精发出警告,表明有人将患上蛤精疾。
- 老李最近总觉得背痛,医生说这可能是因为他长期在潮湿环境中工作,患上了类似的蛤精疾。
- 村里的老太婆一提到“蛤精”,就担心村民们会突然被这种未知的疾病侵袭。
- 传统故事中描述的“蛤精疾”是一种神秘且迅速发作的病症,通常与某种古老的诅咒或邪恶力量有关。
请注意,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蛤精疾”的猜测性理解,并非正式定义。如果需要使用此类词语,请确保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准确性。
分词解释
蛤
gé,há
1 〔~蜊〕软体动物,壳形卵圆,色淡褐,稍有轮纹,内白色,栖浅海沙中,肉可食。2 〔文~〕软体动物,略呈三角形,栖近海沙泥中,有黑白两种,幼时称“棋子蛤”。3 〔~蚧〕爬行动物,土黄色,像壁虎,头大,尾部灰色,有红色斑点。中医用作强壮剂。
精
jīng
1 上好的白米:“食不厌~”。2 细密的,与“粗”相对:~密。~细。~确。~制。~读。~选。~心。~研。~雕细镂。3 聪明,思想周密:~悍。~敏。~明。4 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华。~英。~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c.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5 人表现出来的活力、生气:~力。聚~会神。无~打采。6 专一,深入:~诚。~忠。~炼。~湛。~严。7 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子。8 很、极:~湿。~瘦。~光。9 完美,最好:~美。~妙。~益求~。10 明朗,清明:“天~而见景星”。11 神话传说中的妖怪:~灵(a.鬼怪;b.机灵)。妖~。12 古同“菁”,花。
疾
jí
1 病,身体不舒适:~病。目~。残~。讳~忌医。2 一般的痛苦:~苦。3 疼痛:~首蹙额。4 恨:~恶如仇。5 同“ 嫉 ”,妒忌。6 弊病,缺点:“寡人有~”。7 快,迅速:~步。~走。~进。~驰。~足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