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跳子的简介:

tiào/táo zǐ
1. 隔棋跳子的一步棋。

  • AI解释

跳子》在传统棋类游戏“中国象棋”中指的是一个特殊的棋子,即“马”。它属于“士、相、车、马、炮、兵”这六种基本棋子之一。在中国象棋的规则中,“马”以类似汉字中的“日”字形状跳跃前进,每步走两个格再转向一个方向(类似于国际象棋中的骑士)。马的移动特点使得它在棋局中具有独特的攻防战术价值。

造句

  1. 在这次中国象棋比赛中,小明迅速地将对方的一匹跳子吃掉,赢得了先机。
  2. 跳子在棋盘上跳跃的动作特别富有变化和趣味性,增加了游戏的策略深度。
  3. 比赛中,红方巧妙运用跳子战术,成功地突破了黑方防线。
  4. 通过学习跳子和其他棋子的走法,我对中国象棋有了更深的理解。
  5. 小朋友在妈妈的帮助下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跳子,提高了下棋水平。

分词解释

tiào,táo

1 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跃。~水。~荡。~跶。~高。~远。~舞。弹(tán )~。暴~如雷。~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2 越过:~班。~棋。~槽。3 一起一伏地动:心~。眼~。心惊肉~。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