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业的拼音、解释、组词

烦恼业的简介:

fán nǎo yè
1.佛教语。谓因愚痴而造下的罪孽。

  • AI解释

“烦恼业”这一词汇并非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而可能是在某种特定语境中使用的组合词。在佛教用语中,“烦恼”指的是导致心灵痛苦和困扰的各种情绪和欲望,例如贪欲、愤怒、无知等;“业”则是指由个人行为或思想所产生的结果或后果。因此,“烦恼业”可以理解为由于烦恼产生的负面效应或结果。

造句

  1. 她试图通过冥想来减轻烦恼业对她的影响,逐渐恢复内心的平静。

  2. 尽管他努力克服了烦恼业的困扰,但旧习惯总是不时地浮现出来考验他的意志力。

  3. 禅修可以是摆脱烦恼业的一种有效方法,帮助人们达到内心宁静的状态。

  4. 为了减少烦恼业带来的痛苦,她开始参加一些正念课程来引导自己的思绪。

  5. 在学习佛教教义的过程中,他逐渐理解了如何通过正确认识和处理烦恼来减轻烦恼业的负面影响。

请注意,如果“烦恼业”一词是特定情境下的用语或专有名词,请根据具体背景进行调整解释。希望上述造句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分词解释

fán

1 苦闷,急躁:~躁。~乱。~恼。~闷。~郁。心~意乱。2 又多又乱:不厌其~。要言不~。~絮。~琐。~冗。~文。麻~。3 搅扰:~扰。~嚣。4 敬辞,表示请、托:~劳。~请。

nǎo

1 发怒,怨恨:~恨。~火。2 烦闷,苦闷:烦~。苦~。懊~。~丧(sàng )。

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农~。2 职务,工作岗位:职~。就~。3 学习的功课:学~。肄~。毕~。~精于勤。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丰功伟~。~绩。5 从事:~医。~商。6 财产:产~。7 既,已经:~已。~经。8 佛教名词:~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障(亦称“孽障”)。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