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进的拼音、解释、组词
特进的简介:
tè jìn
1.官名。始设于西汉末。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东汉至南北朝仅为加官,无实职。隋唐以后为散官。明以特进光禄大夫为正一品。清废。参阅《后汉书.和帝纪》"赐诸侯王﹑公﹑将军﹑特进"李贤注引汉应劭《汉官仪》﹑《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十六》﹑《明史.职官志一》。 2.特予晋升。
1.官名。始设于西汉末。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东汉至南北朝仅为加官,无实职。隋唐以后为散官。明以特进光禄大夫为正一品。清废。参阅《后汉书.和帝纪》"赐诸侯王﹑公﹑将军﹑特进"李贤注引汉应劭《汉官仪》﹑《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十六》﹑《明史.职官志一》。 2.特予晋升。
- AI解释
《特进》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一种官职名称,常用于指特别被皇帝授予特殊地位和荣誉的官员。它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身份背景: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因特殊原因而被直接任命或提升为重要职位的人。
- 待遇与权力:这样的官员往往享有比普通官员更优越的待遇,具有更高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 任职条件:特进一般不需要通过传统的科举考试,而是凭借个人能力、特殊贡献或是皇恩直授。
在现代汉语中,“特进”一词虽不常用作官职名称,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特别受到重视或优待的人士。
造句
- 史书载,在东汉时期,诸葛亮因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质而被授予“特进”的荣誉。
-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会看到皇帝为了表彰某位贤臣,直接册封其为“特进”。
- 《三国演义》里描述了曹操对谋士荀彧给予了“特进”的特殊待遇。
- 历史上,“特进”多被用来形容那些因个人功绩或特殊贡献而获得特别地位的人。
- 在古代,担任“特进”的官员不仅在官职上有所提升,在生活享受和政治影响力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
请注意,上述造句中的部分情境是基于历史背景进行的创作,并不一定反映真实的史实。
分词解释
特
tè
1 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殊。~色。~产。~权。~性。~征。~需。~技。~务。~区。~价。~例。~效。2 单,单一:~为(wèi )。~设。~地。~惠。~辑。~使。~赦。~约。3 只,但:不~如此。“相如度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4 三岁的兽,一说四岁的兽:“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兮!”5 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马和雄性的牲畜。6 配偶,匹配:“不因旧姻,求尔新~”。
进
jìn
1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2 入,往里去:~见。~谒。~谗。3 吃,喝:~食。~餐。滴水未~。4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5 奉上,呈上:~言。~奉。~献。6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