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桌儿的拼音、解释、组词

炕桌儿的简介:

kàng zhuō ér/er
放在炕上使用的矮小桌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置于火炕上的小桌。

《炕桌儿》一词是北方方言中较为常见的词汇,主要指的是在北方传统家庭中使用的一种矮小的、放置在床上或炕上的桌子。这种桌子通常设计得比较小巧,高度较低,方便人们坐在床上或炕上用餐或者进行简单的活动如做针线活、阅读等。

详细解释

  1. 材质与形状:通常由木材制成,有时也使用石材或金属材料。其形状多样,但常见的有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
  2. 功能多样性:不仅是吃饭的桌面,还常用于放置茶具、书籍或是作为缝纫活动的小平台。
  3. 文化意义:炕桌儿是传统家庭生活的象征之一,承载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地方文化特色。

造句

  1. 大年三十晚上,在爷爷奶奶家一起吃饺子的时候,我坐在炕上,用炕桌儿放着碗筷,感觉特别温馨。
  2. 奶奶喜欢在炕桌上绣花,每到节假日就拿出心爱的针线盒和布料,一坐就是半天,连我们都忘了催她吃饭。
  3. 春节的时候,在家里的大炕上围坐一圈,大家手里各自拿着炕桌儿上的饮料和小吃,其乐融融地聊着天。
  4. 乡下的姥姥家,每年夏天都会在炕桌上放个小风扇,一边扇风一边看报纸,惬意得很。
  5. 小时候,每次去姥爷家玩,他总会拿出一个小茶壶,在炕桌上为我们泡上一杯热茶。

以上句子旨在展示《炕桌儿》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场景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气息。

分词解释

kàng

1 北方用砖、坯等砌成的睡觉的台,下面有洞,连通烟囱,可以烧火取暖:~席。火~。土~。2 烤:把湿衣服放在火边~一~。

zhuō

1 几(jī)案,可用于饮食、读书、写字:~案。饭~。方~。2 量词:三~客人。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