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笼的拼音、解释、组词
熏笼的简介:
xūn/xùn lóng/lǒng
1.一种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
1.一种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覆罩在炉上,供薰香、烘物或取暖的竹笼。唐.白居易〈后宫〉词:「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红楼梦》第五一回:「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麝月笑道:『你今儿别装小姐了,我劝你也动一动儿。』」也作「薰笼」。
《熏笼》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特指一种用以薰香或取暖的小型器具,通常为陶瓷、金属等制成,内部设有加热装置,可以用来放置香料,以散发香气。在古代中国文人生活中,它不仅是实用物品,还承载着许多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详细解释
- 材质与结构:熏笼的材质多样,有陶制、铜制等,形状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圆筒形,内设有燃烧香料或加热物的地方;有的则更加精致复杂。
- 用途:主要用来加温驱寒或者散发香气。在寒冷季节里,人们常在室内使用熏笼来保持温暖,并通过添加不同的香料来营造清雅的氛围。
- 文化意义:熏笼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实用之物,也常常成为诗词歌赋中的意象。它象征着优雅的生活方式和高洁的情操。
造句
- 室内放置了一个小巧玲珑的铜制熏笼,轻轻一拨便能散发出迷人的香氛。
- 她手执一把折扇,旁边是燃烧微弱的熏笼,仿佛置身于古代闺房之中。
- 春日暖阳中,她手持书卷,身旁的小熏笼里正慢慢飘出淡淡的梅花香。
- 为了营造节日氛围,在家中摆放上精心设计的熏笼,让整个房间弥漫着温暖和祥和的气息。
- 红烛高照之时,一旁的熏笼轻轻散发着幽雅香气,令人沉醉不已。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