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1896-1945)的拼音、解释、组词
郁达夫(1896-1945)的简介:
yù dá fū/fú (1896-1945)
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在大学任教。抗战时期去香港、南洋一带宣传抗日,后流亡印尼苏门答腊,遭日本宪兵杀害。著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
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在大学任教。抗战时期去香港、南洋一带宣传抗日,后流亡印尼苏门答腊,遭日本宪兵杀害。著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
- AI解释
郁达夫,原名郁文,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作家、革命烈士。他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县,是新文学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详细解释: - 创作生涯:郁达夫自幼热爱读书,并展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他的早期作品多以个人经历为背景,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与情感世界。 - 主要成就:郁达夫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倡导文学应该反映现实、抒发真情实感。其著名的作品包括《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叙事视角,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 思想与贡献:除了创作之外,郁达夫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和社会改革,曾参加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在抗战期间流亡东南亚等地。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也深刻反映了社会问题。
造句示例: 1. 郁达夫的作品中经常流露出对祖国未来的深切忧虑。 2. 《沉沦》是郁达夫的成名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3. 在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时,不能不提及郁达夫及其独特的影响。 4. 郁达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还曾积极参与革命活动。 5. 郁达夫在文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其作品至今仍被广泛阅读。
分词解释
郁
yù
1 树木丛生:~葱(➊青翠茂盛;➋形容很盛)。~闭。2 忧愁,愁闷:~闷。~悒(苦闷)。~愤。~怒。~积。~结。~忧。抑~。3 有文彩:~~(➊文彩显著;➋香气浓厚;➌草木茂密;➍心中苦闷)。4 香气浓厚:~烈。馥~。5 姓。
达
dá
1 通:四通八~。~德(通行天下的美德)。~人。~士(达人)。2 通晓:洞~。练~。3 遍,全面:~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4 到:到~。抵~。通宵~旦。5 实现:目的已~。6 传出来:传(chuán)~。转(zhuǎn )~。7 得到显要的地位:显~。~官贵人。8 姓。
夫
fū,fú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3 〔~子〕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➋旧时称老师;➌旧时妻称夫;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