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坛的拼音、解释、组词

登坛的简介:

dēng tán
1.登上坛场。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 2.走上讲台。 3.借指某种事物开始出现。

  • AI解释

登坛》这个词在古代典籍中指的是一种仪式,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特指儒生、士人或新科进士向孔子或其他圣贤先师进行祭拜的行为。这种行为体现了尊敬知识与智慧的传统美德。但需要注意的是,“登坛”本身并不直接作为成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比较有限。

以下是几个包含“登坛”的造句,尝试模拟这样的用法:

  1. 在古代的科举制度下,新科进士登上讲坛,向先贤进行祭拜,以表达对知识和智慧的尊崇之情。
  2. 某些地方每年都会举办“孔子文化节”,文人学士们登坛献礼,纪念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3.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学校特别安排了学生代表登坛颂读经典文章,以此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与责任感。
  4. 古代的文人们常会登上讲坛,向孔夫子表达敬仰之情,并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5. 在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上,学者们也会选择登坛演讲,分享研究成果并促进思想碰撞。

以上句子旨在通过不同的场景和场合来使用“登坛”一词。请注意,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上述例子主要为了提供一种可能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dēng

1 上,升:~山。~车。~门。~天。~台。~场(chǎng )。~高。~攀。~临。~科。~程。~堂入室。2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踏。踢~。3 记载:~记。~报。~载。4 谷物成熟:~岁(丰年)。五谷丰~。5 立刻:~时。“~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6 进:~崇(进用推崇)。7 方言,穿:~上靴子。

tán

1 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的高台:天~。地~。登~拜将。2 用土堆成的平台:花~。3 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神~。法~。4 文艺界、体育界或舆论阵地:艺~。文~。球~。论~。5 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