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毒的拼音、解释、组词
狼毒的简介:
láng dú/dài
1.药草名。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或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月腺大戟的根。有毒。中医学上用其根祛痰﹑止痛﹑消积﹑杀虫。 2.喻指敌人的凶狠毒辣。
1.药草名。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或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月腺大戟的根。有毒。中医学上用其根祛痰﹑止痛﹑消积﹑杀虫。 2.喻指敌人的凶狠毒辣。
- AI解释
《狼毒》这一词汇在中文中较为少见,通常指的是植物中的一种有毒物质。实际上,“狼毒”多用于描述一种特定的毒性植物或药材的名称,在中药学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详细解释:
- 植物种类:在中医药中,有几种被称为“狼毒”的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川楝子”,但严格意义上它们并不是同一类植物。有些地方将有毒的蓼科植物如大戟属或商陆属植物称作狼毒。
- 药用价值:在传统中医中,“狼毒”常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皮肤病、疮痈等。然而使用时非常危险,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指导。
- 毒性:狼毒具有强烈的毒性,内服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外用可能引起皮肤炎症反应。
造句:
- 老中医在熬制一种药膏,里面加入了少量的狼毒以增强其治疗效果。
- 患者使用了含有狼毒成分的药剂后,皮肤出现了明显的红肿症状。
- 在古代文献中记载,用特定方法炮制后的狼毒可以用于治疗一些顽固性皮肤病。
- 狼毒虽然毒性极强,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仍然是传统医学中一种不可多得的有效药物。
- 医生告诫病人,在使用任何含有狼毒成分的药物前,必须经过详细咨询和检查。
请注意,“狼毒”的使用极其危险,仅用于专业医疗场景。非专业人士不应尝试自行使用或研究此物质。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