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皮的拼音、解释、组词
生皮的简介:
shēng pí
从动物胴体上剥下后未经鞣制成革的皮。刚剥下的称“鲜皮”或“血皮”,经盐腌贮藏的称“盐湿皮”或“盐鲜皮”,经盐腌再晾干的称“盐干皮”,不经盐腌而直接洗净晾干的称“干板皮”或“甜板皮”,撑以竹竿干燥的称“撑板皮”。
从动物胴体上剥下后未经鞣制成革的皮。刚剥下的称“鲜皮”或“血皮”,经盐腌贮藏的称“盐湿皮”或“盐鲜皮”,经盐腌再晾干的称“盐干皮”,不经盐腌而直接洗净晾干的称“干板皮”或“甜板皮”,撑以竹竿干燥的称“撑板皮”。
- AI解释
《生皮》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常见的词汇,但从字面意思理解,“生”在此可能是指未经处理或未加工的状态,“皮”则是指动物剥下来的毛皮。综合这两者来看,“生皮”可以理解为未经鞣制、没有经过特殊化学处理的动物皮肤。
详细解释
- 含义:指的是未经任何工艺加工(如鞣制)的动物皮肤。
- 用途:在历史上,生皮多用于制作皮革制品之前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阶段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例如,古代或某些传统工艺品中会使用生皮作为原材料。
造句
- 古代匠人们会在制作高级鞋靴前挑选质地优良的生皮。
- 在一些古老的文献记载里,描述了如何处理和保存生皮的过程。
- 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古代的生皮样本,这对于研究那个时代的皮革工艺技术非常有价值。
- 为了更好地了解皮革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有必要学习从生皮到成品鞋靴的所有制作步骤。
- 在一个关于传统技艺的展览上,展示了许多用生皮制作的精美工艺品。
请注意,“生皮”这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上述解释和造句主要是基于对“生皮”的字面理解进行构建。如果有更具体的语境或应用场景,请提供更多信息以获得更准确的理解与使用。
分词解释
生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皮
pí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4 表面:地~。5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6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7 不老实,淘气:顽~。8 指橡胶:胶~。~球。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