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馘的拼音、解释、组词
献馘的简介:
xiàn guó
1.古时出战杀敌,割取左耳,以献上论功。馘,被杀者之左耳。亦泛指奏凯报捷。
1.古时出战杀敌,割取左耳,以献上论功。馘,被杀者之左耳。亦泛指奏凯报捷。
- AI解释
《献馘》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出现,主要指的是古代战争结束时的一种礼节。其中,“献”是奉献、呈献的意思;“馘”,本义是指从敌人身上割下来的左耳,有时也泛指俘虏的首级或战利品。“獻馘”通常出现在周朝及以前时期的文献记载里,尤其是记录诸侯间战争的情形。
详细解释
在古代中国,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征战非常频繁。当一场战斗结束后,一方胜者往往会将自己从敌方俘获的人头或割下的左耳(象征着被杀死的敌人数量)献给天子或者上级君主作为战功的证明。这种行为体现了对胜利和权力的炫耀,同时也是一种表示忠诚与效忠的方式。
造句
- 在那场决定性的战役中,齐桓公不仅大获全胜,还成功地取得了对方的首级,准备在朝会上进行《献馘》仪式以示荣耀。
- 古人讲究“献馘”,这是武将们向君王展现功绩的方式之一,表达了对国家和统治者的忠诚。
- 战争胜利后,将军们带着从敌军身上割下的左耳回来,《献馘》的仪式彰显了他们在战场上的勇猛与杀伐果断。
- 《献馘》是一种古老的战争文化,在古代中国被用来表彰和纪念战胜敌人的英雄行为,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习俗也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 史书中记载了不少关于《献馘》的案例,如楚庄王时期的一些著名战役中都有涉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战功的认可与重视。
通过以上解释及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献馘》这一概念及其在古代中国战争文化中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献
xiàn
1 恭敬庄严地送给:奉~。贡~。捐~。~身。~礼。借花~佛。2 表现出来:~技。~艺。~媚。~丑。3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