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俗的拼音、解释、组词
疏俗的简介:
shū sú
1.僻远地区的风俗。
1.僻远地区的风俗。
- AI解释
《疏俗》这个词语中的“疏”和“俗”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疏”有解释为简单明了、不拘泥的意思;而“俗”,指的是民间习惯或风气,即通常人们的行为方式或者社会的惯例。
结合这两个词的意思,《疏俗》可以理解为打破常规或传统习惯,进行创新或改革。这个词更多地被用在形容一个人敢于挑战传统,追求新的尝试和改变,从而摆脱旧有的束缚或者成规的限制。
造句:
- 王教授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他采用了许多新颖的教学手段来《疏俗》学生的学习习惯。
- 在环保理念日益普及的今天,《疏俗》传统的生活方式,推广绿色低碳生活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 这次改革的目标就是《疏俗》,打破过去那种僵化的管理模式,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
-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客群,这家老字号餐馆决定进行一系列《疏俗》尝试,比如推出更多健康轻食菜品和提供线上订餐服务。
- 在教育领域,《疏俗》教学方法的探索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通过以上造句可以看出,“疏俗”一词多用于描述个人或组织打破传统、寻求创新的过程。
分词解释
疏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
俗
sú
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