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死之志的拼音、解释、组词
守死之志的简介:
shǒu sǐ zhī zhì
守死:至死不变;志:志向。志向或某种思想、观点至死不变。
守死:至死不变;志:志向。志向或某种思想、观点至死不变。
- AI解释
词语解释
守死之志
"守死之志"是一个成语,其中“守”有坚守、保持的意思;“死”在这里并不是指死亡,而是形容非常坚决的态度或立场;“之志”指的是意志或决心。因此,“守死之志”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某人以坚定的决心和毅力坚持某种原则或信念,即使面临极其困难的情况也不轻易放弃。
造句
- 尽管面对重重困难,他始终保持着守死之志,继续研究他的发明。
- 老张坚守着守死之志,从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 在这次选举中,候选人坚持着守死之志,拒绝任何可能动摇其信念的妥协行为。
- 尽管外界的压力非常大,她依然保持着守死之志,对梦想坚持不懈地追求。
- 面对不可逆转的局面,他选择了坚守守死之志,不向命运低头,勇敢面对挑战。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守死之志”这个成语,以表达某人坚持某种原则或信念的决心和毅力。
分词解释
守
shǒu
1 保持,卫护:~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节。~恒。~望相助。墨~成规。2 看管:看~。~护。3 在一个地方不动:~株待兔。留~。4 遵照:遵~。~法。~时。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因循~旧。6 呆在一起:厮~。7 节操:操~。8 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9 古代官名:太~。~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10 姓。
死
sǐ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志
zhì
1 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2 记在心里:~喜。~哀。永~不忘。3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标~。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子。用碗~~。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