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金的拼音、解释、组词
盗金的简介:
dào jīn
1.《淮南子.泛论训》:"齐人有盗金者,当市繁之时至掇而走,勒问其故曰:'而盗金于市中何也?'对曰:'吾不见人,徒见金耳。'"后用为自欺欺人的典实。 2.《汉书.直不疑传》:"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后用为无端见疑的典实。
1.《淮南子.泛论训》:"齐人有盗金者,当市繁之时至掇而走,勒问其故曰:'而盗金于市中何也?'对曰:'吾不见人,徒见金耳。'"后用为自欺欺人的典实。 2.《汉书.直不疑传》:"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后用为无端见疑的典实。
- AI解释
词语“盗金”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偷窃金银财宝的行为。它包含了两个主要部分:“盗”,指偷窃、抢劫;“金”,在这里特指贵金属,尤其是金银,因为它们在过去多被视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详细解释:
- 含义:盗金主要是指非法占有他人的金银财物。
- 性质:从法律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在古代社会中,“盗金”可能还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 背景知识:在古代中国,特别是秦汉时期,金银是财富的主要象征之一。因此,对于富人和权贵来说,保护自己的财宝是非常重要的。
造句:
- 尽管盗金行为触犯了法律,但有些人为了获得财富而不惜以身试法。
- 古代的刑法中对于盗金者惩罚极为严厉,可见古人对财物安全的重视程度。
-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孙权曾因为有人偷了他的珍宝而大怒,这就是“盗金”的一个例子。
- 为了追捕那个盗金贼,警方进行了多次侦查,最终成功破案。
- 那些被指控为盗金的罪犯,在古代法庭上将面对严厉的审判和惩罚。
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句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盗金”这个词语。如果您有更多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盗
dào
1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窃。~贼。~伐。~掘。~运。~卖。~用。~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2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强~。窃国大~。
金
jīn
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现~。基~。挥~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兰(友情深)。~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鱼。~乌(太阳)。~龟。~丝猴。8 中国朝代名:~代。9 姓。